top of page
地球不圓也不平,
是鼻涕蟲
「人類已經抵達地球是鼻涕蟲狀的年代!」
真正的地球到底是怎麼樣,透過神明或科技我們以為了解腳下土地的全貌,從平坦踩成自轉
球體。而Google map的發明再把球體放大縮小拉扯變形,山脈時而服貼,海洋時而修長。透過
置放圓鈍的紅色錨點,我成為似是而非的哥倫布。但虛擬的抵達有何意義?
假如是詩?我以Google map裡的地點為題寫詩,再把詩發表在該地點的評論上。詩自身接納
同時又拒絕被解讀的特性,與虛擬的抵達,生成某種呼應,又像生成某種源自太古的地質。
遊走虛擬地圖給我新眼睛,打開歷史的圖層。
譬如新地島。冷戰期間,前蘇聯在這個位於俄羅斯上方的島嶼進行了224次(也有說是132次,
總之很多啦)的核試驗。當中最強的一枚「沙皇炸彈」,威力是廣島及長崎原子彈的3,800倍。歷
史名詞容易讓人喪失感知能力。一直難以理解既然「冷」,何以是戰?隔空掘開歷史塵土,我開
始體會冷戰時不亞於熱戰的人心惶惶。(順帶一提,新地島至今仍有居民,雖然大部分都是軍
政人員,但島上居然還有學校跟小孩。)
每首詩都與真實世界相扣連。把這些詩和地點再次壓平、剪裁,無論它們是二維三維或更多維
,再次成為令人心安的紙張。於是製作了這本小誌,如同一個索引。
bottom of page